当前位置:疾控中心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2004/3/22 9:43:09
2004年,全市疾病控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工作暨防治非典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团结、奋发、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大卫生监测力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按市卫生局“
一、 疾病控制工作:
(一)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利用“3.15”、艾滋病知识宣传日、结核病知识宣传日等,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疫情电话、板报及其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关于印发突发人间禽流感应急预案及有关防治方案》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进一步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卫生防病能力,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 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和疫情直报网络建设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疫情值班制度、日报和零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和公共卫生员制度。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管理,指导和协助做好各区、市、县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对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抽查,每季度专题报告全市传染病疫情动态,每半年通报区、市、县报表、疫情报告情况。每月一期疫情简报,按时完成传染病月报、年报,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收集国内外疫情信息,了解疫情动态,根据疾病发病谱和季节流行特征,做好传染病的预测预报工作。甲、乙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按全国统一部署完善疫情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在加大软、硬件投入进行中心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区、市、县疫情信息网络建设、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建立全市“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
(三) 切实抓好以霍乱、非典、禽流感为重点的传染病及灾后防病工作
近两年尽管我市在全省霍乱疫情仍频发的情况下无霍乱疫情发生,但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分析全省霍乱疫情发生原因、菌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霍乱防治工作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做好物资储备和实验室准备,规范医院肠道门诊管理,加强与毗邻地区凉山州、攀枝花等地的霍乱联防工作,加大对群体性聚餐活动的监测管理,特别是农家乐的管理,防治霍乱、群体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5月份对各区、县霍乱防治应急准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认真总结去年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宝贵经验,把非典防治工作作为2004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措施到位,经费落实,同时按照“四早”要求,对区、县进行专题督导两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按照《突发人间禽流行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人间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方案》等要求,做好组织、协调与管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农牧、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禽流感疫情动态;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制;加强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继续在思想、组织、药械、技术方面做好救灾防病的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灾情发生后,按照救灾防病预案,迅速采取各项防病措施,做到灾后无大疫的发生。
(四) 加强性病、艾滋病监测、防治和管理工作
做好艾滋病的国家级监测点和性病监测点的工作、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第二阶段工作,指导和参与市中区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积极推广艾滋病综合防治经验,扩大干预人群和范围,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做好中英项目督查的迎检工作。
(五) 强化计划免疫及免疫相关疾病的防制
重点加强对各区(县)的计划免疫的日常性监督工作,防止免疫接种责任性事故的发生。严格规范把握生物制品的进货和运输环节,保证冷链运转,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效价。认真做好省、市下达的各项计划免疫任务。巩固全市无脊髓灰质炎成果,完成11例AFP监测工作;抽查2县计划免疫接种率,保证以乡为单位“四苗”全程接种率达90%;加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工作的督导,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60%,三针全程接种率达78%;大力推广二类疫苗中的乙脑、流脑、钩体、风疹、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
(六) 完善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
加大《四川省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力度,按照《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四川省实施计划》要求,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对11个区、市、县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的督导工作,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同时做好对各区、市、县的结核痰片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认真抓好全球抗结核病基金、中央基金、日本援助项目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
二、 麻风病、地方病防治工作
麻风病防治:继续开展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工作,做好马边县、金口河区、夹江县麻风病院的技术指导和新发麻风病的督导工作。
寄生虫病防治:重点抓好夹江县血吸虫病和沙湾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6月底前,夹江县完成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规划;10月,沙湾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
碘缺乏病防治:加强碘盐监测,协助盐业部门做好碘盐市场管理,提高食盐合格率;制定全市消除碘缺乏病评估方案,在全市开展自查评估工作;抓好重点人群辅助补碘措施的落实,协助区、市、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确保在2005年全市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疟疾防治:加强恶性疟及流动人员抗疟管理,防止输入性恶性疟的传播;做好对基本消灭疟疾县的工作指导。
三、卫生监测工作
做好市级卫生监督监测的互相配合、协调工作,依照国家和省的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监测和健康体检工作。
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培训率95%以上,其中食品及公共场所体检14000人,职业卫生体检4000人,体检学生13000人,放射卫生体检大于300人。
严格按照《四川省卫生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监测,样品监测覆盖率达99%,食品及公共场所监测3万件,职业卫生监测2000个点,学校卫生监测400个点,院内感染监测和托幼机构监测2500件,一次性卫生用品监测大于300件,完成各类样品的检测评价任务和监测资料归档工作,为企业及服务人员提供优质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医院消毒效果的监测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做好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监测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抽检任务。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市政供水、自备水源、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
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季节流行特征,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工作;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店的监测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力度,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逐步建立制度配套、监管有力、服务规范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狠抓工作场所危害源头控制,严格预防控制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有计划、分期分批治理现有职业危害。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有效控制尘肺病、重大职业中毒以及放射事故的发生。
四、综合管理工作
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完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做好分配制度改革,增收节支调分配。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正建设和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创建市级卫生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创造条件。抓紧市CDC业务综合楼的装修和地面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在5月底前完成搬迁工作。按照实验室质量认证规范的要求做好各项认证的准备工作,争取在2004年底前完成计量认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引进优秀人才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中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不得少于20次,送上级部门培训大于30人次。撰写论文国家级10篇,省级30篇。继续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教参学率、达标率均达90%以上,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单位技术力量有根本性的提高。加大对区、市、县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