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控中心 > 政务信息 > 统计数据

2016年乐山市病媒生物监测工

2017/1/13 11:05:35

市卫计局:

病媒生物监测始终是病媒生物卫生防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2016年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及《乐山市2016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在2016年开展了蚊、蝇、蜚蠊、鼠类密度监测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制定方案

为确保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年初我中心根据《2016年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乐山市2016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全力保障按时完成该项工作任务。

(二)领导重视

我中心领导对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高度重视,为保证监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年初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并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纳入科室和个人的年度考核,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多次指派专人参加省疾控组织的病媒生物监测及防制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三)经费管理和使用

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经费严格按照项目经费使用规定,做到专款专用。合理运用项目经费,购买监测工具,组织人员开展蚊、蝇、蜚蠊、鼠类密度监测工作的同时,逐步建设完善我中心病媒生物实验室,并对区县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监测点的选择与分布

(一)蚊密度监测

监测共设20个监测点。即居民区监测点4个:岷河五期、建华苑、老防疫站宿舍、市卫生局宿舍。公园(绿化区)4个:莱佛士滨江公园、东坡公园、老公园、时代广场公园。医院监测点4个:市精神病医院、市急救中心、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农村自然村监测点4个:关庙乡兽医站内、凌云乡李姓农户、九峰镇代世红养猪场、苏稽镇王倍清农户;农村牲畜棚(猪圈)监测点4个:关庙乡兽医站内、凌云乡李姓农户、九峰镇代世红养猪场、苏稽镇王倍清农户。采用诱蚊灯法进行密度监测计算蚊密度。

(二)蝇密度监测

监测共设15处。即:农贸市场监测点3处:王浩儿市场、湖泊所市场、清风街市场;餐饮外环境监测点6处:胖大嫂饭店、外婆圆子汤、鑫旺饭店、红灯笼、丹棱椒麻鸡 、峨眉萝卜汤;绿化带监测点3处:东坡公园、老公园、时代广场公园;居民区监测点3处:建华苑、老防疫站宿舍、市卫生局宿舍。采用笼诱法进行密度监测计算蝇密度。

(三)鼠密度监测

    以生花生米为诱饵, 采用夹夜法监测。在中心城区选择以下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4个,包括1、城镇居民区:福鑫花园小区、老防疫站宿舍、百合花园小区、流水庭院小区;2、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苏稽镇苏徐食品有限公司、天成食品有限公司、锡成食品有限公司、大拇指蛋糕房;3、农村自然村:苏稽镇顺江村5组、苏稽镇红专村1组、苏稽镇王倍清农户、通江镇清江村1组;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选择上述3类生境4套,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3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

(四)蟑螂密度监测

     采用粘捕法,进行密度监测计算蟑螂密度。在中心城区共监测24处,包括农贸市场4处:王浩儿市场、湖泊所市场、605厂市场、通江农贸市场;宾馆4处:金叶大酒店、邮电宾馆、王河园大酒店、富丽华大酒店;医院4处:急救中心、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雪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乐山市肿瘤医院;居民区4个:建华苑、老防疫站宿舍、605厂职工宿舍区、华丰苑;餐饮8个:胖大嫂饭店、鑫建饭店、苗滋味豆米火锅、马边骨汤面、外婆圆子汤、香香冒菜、永红饭店、小毛餐厅。

三、监测结果与分析

(一)蚊类监测数据分析

1、蚊类种群构成比

全年共布灯160个,捕蚊333只,其中致倦库蚊135只,占40.54%,三带喙库蚊7只,占2.10%,中华按蚊55只,占16.52%,白蚊伊蚊26只,占7.81%,其他(主要是骚扰阿蚊和微小按蚊)110只,占33.03%。(见图1)

图片1.jpg

                                         图1

    2、不同环境蚊密度比较

牲畜棚密度最高0.26只/灯*小时,其次为农户密度为0.25只/灯*小时,较低的是居民区密度0.14只/灯*小时和公园密度0.22只/灯*小时,医院未诱捕到蚊类。(见图2)

图片2.jpg

                          图2                                                     

3、蚊类季节消长趋势

根据监测结果,全年6-9月密度较高,4-5月密度逐渐上升,10-11月密度逐渐下降。(见图3)

图片3.jpg

                          图3

(二)蝇类监测数据分析

1、蝇类种群构成比

    全年共投放诱蝇笼135只,捕蝇313只。其中家蝇85只,占27.16%,丝光绿蝇55只,占17.57%,铜绿蝇48只,占15.34%,亮绿蝇4只,占1.28%,市蝇6只,占1.92%,巨尾阿丽蝇70只,占22.36%,大头金蝇9只,占2.88%,棕尾别麻蝇12 只,占3.83%,厩腐蝇12只,占3.83%,夏厕蝇9只,占2.88%,其他3只,占0.96%。(见图4)


        

图片4.jpg

                         图 4

2、不同环境蝇类的密度比较

绿化区密度最高6.63只/笼,餐饮外环境密度为0.63只/笼,居民区密度1.41只/笼,农贸市场2.30只/笼。(见图5)。

图片5.jpg

                                   图5

3、蝇类季节消长

从季节消长上看,4-5月密度逐渐升高,7月密度下降,8密度上升,10-11月密度逐渐下降,全年6月和9月密度最高,蝇密度消长季节呈双峰曲线分布。(见图6)


图片6.jpg

                       图6

(三)鼠类监测数据分析

1、鼠类种群构成比

全年共布夹5598个,捕鼠11只,其中褐家鼠2只,占18.18%,黄胸鼠4只,占36.36%,小家鼠5只,占45.45%。(见图7)

图片7.jpg

                     图7

2、不同环境鼠捕获率比较

农村自然村捕获率最高0.38%,其次为居民区为0.22%,特殊行业未捕到鼠类。(见图8)

图片8.jpg

                        图8

3、鼠类季节消长趋势

根据监测结果,9月捕获率最高,达到0.48%。(见图9)

图片9.jpg

                        图9

   (四)蜚蠊类监测数据分析

1、蜚蠊类种群构成比

全年共回收粘蟑板1790张,粘蟑264只。德国小蠊179只,占67.80%, 美洲大蠊38只,占14.39%,黑胸大蠊47只,占17.80%。(见图10)

图片10.jpg

                     图 10

2、不同环境蜚蠊类的密度比较

居民区密度最高0.35只/张,餐饮密度为0.17只/张,农贸市场密度为0.12只/张,宾馆密度0.04只/张,医院未粘捕到蜚蠊类。(见图11)。

图片11.jpg

                     图11

3、蜚蠊季节消长

从季节消长上看,3月开始密度逐渐上升,10月密度最高,11月密度逐渐下降。(见图12)

图片12.jpg

                         图12

 四、监测结论

(一)蚊密度监测分析结论

1、我市蚊类种群主要由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蚊伊蚊、骚扰阿蚊组成,绝对优势种群为致倦库蚊,其次为中华按蚊、白蚊伊蚊、骚扰阿蚊,最少的是三带喙库蚊。

2、从捕获环境来看,以牲畜棚、农户密度最高,其次为居民区、公园,医院最低。

3、蚊虫密度季节消长,呈现单峰曲线,6-9月密度均较高。

4、监测数据提示,我市夏、秋季时为蚊密度繁殖的高峰期,应加大蚊虫的消灭工作。从捕获环境来看我市农村外环境较差,适合蚊孳生的小环境较多,所以要加大农村外环境治理,减少蚊孳生小环境。

(二)蝇密度监测分析结论

1、蝇类种群组成主要是丝光绿蝇、家蝇、铜绿蝇、巨尾阿丽蝇、大头金蝇、棕尾别麻蝇、亮绿蝇、厩腐蝇,绝对优势种群为家蝇、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其次为铜绿蝇、大头金蝇、棕尾别麻蝇、厩腐蝇、夏厕蝇等。

2、从捕获的环境类型看,绿化区密度最高,其次为农贸市场、居民区、餐饮外环境。

3、从季节消长上来看,6月和9月是最高峰,呈双峰曲线分布。

4、蝇密度监测数据显示的结果,从监测季节来看,夏、秋季我市应加大环境卫生治理,消除蝇孳生地,控制蝇类的繁殖。

(三)鼠密度监测分析结论

1、我市鼠类种群主要由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组成,绝对优势种群为小家鼠,其次为黄胸鼠和褐家鼠。

2、从捕获环境来看,以农村自然村密度最高,其次为居民区。

3、鼠密度季节消长,全年无明显规律。

4、监测数据提示,我市夏、秋季为鼠密度繁殖的高峰期,应加灭鼠工作。从捕获环境来看主要与周围环境和防鼠设施有关,所以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增设防鼠设施,加强防鼠灭鼠宣传教育,减少鼠类孳生小环境。

(四)蜚蠊密度监测分析结论

1、我市蜚蠊种群组成主要是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绝对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其次为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

2、从捕获的环境类型看,居民区密度最高,其次为餐饮、农贸市场,较低为宾馆。

3、从季节消长上来看,全年均监测到蜚蠊密度,10月份密度最高。

4、蜚蠊密度监测数据显示的结果,从监测季节来看,我市全年都应加大蜚蠊防制力度,采取环境治理和专业药杀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蜚蠊密度。

五、存在问题

1、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量大,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对深入开展监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监测经费不足,实验室建设以及硬件设施配套尚有不足,无法全面开展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同时对指导县(区、市)开展病媒生物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3、病媒生物监测认识不足,部分市民对病媒生物监测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够,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今后工作重点

1、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硬件设施配套,同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病媒生物相关知识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病媒生物监测质量。

2、我市应依据蚊、蝇、鼠、蟑螂的季节消长趋势,应加强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害”消杀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工作方针,巩固成果,遏止反弹。

4、继续做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与除“四害”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完善全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网络,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场所、薄弱环节的管理力度,消除工作死角,确保除“四害”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3日

 

网站导航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乐山市市中区嘉祥路中段1224号 邮编:614000 联系电话:0833-2429706 备案号:蜀ICP备13008253号 技术支持:好易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