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控中心 > 健康教育 > 健康主题
2023/12/5 15:14:24
甲肝、乙肝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生活中不少人都接种过甲肝、乙肝疫苗,那么丙肝又是什么呢?你听说过吗?
1.什么是丙肝?
丙肝和甲肝、乙肝一样是病毒性肝炎家族的一员,全称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是我国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根据这个比例计算,我国目前至少有4200万丙肝患者,也就是说100人里面至少有3人患有丙肝。
那你一定要说啦:“既然丙肝感染率这么高,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都没有一个得丙肝的?”
那是因为丙肝病毒隐蔽性极强!患有丙肝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感染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10-20年。在感染丙肝病毒的初期至中期,通常没有明显的征兆,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睡眠不佳等现象,易与工作、学习引起的疲惫相混淆,因而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患有丙肝,部分患者甚至是在发现肝硬化或肝癌时才发现患有丙肝。
2.丙肝的危害
正是因为这种隐匿的特点,丙肝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慢性、渐进的。那些存活在丙肝患者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会悄无声息地变异、繁衍,试图侵入到他们的肝细胞中去,毁掉他们的身体。时间久后,特别是患病二三十年的人,身体内的肝细胞会不断产生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会进行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就像是伤口愈合后形成的疤痕。经过多次肝纤维化,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最后因肝腹水、肝衰竭、肝癌等痛苦地死去。
3. 丙肝是怎么传播的?
知道了丙肝的危害,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传播的。
(1)经血液传播: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和美容器械等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是目前HC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文身、共用剃须刀或牙刷也有发生HCV感染的可能。
(2)性接触传播:HCV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及多性伴性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
(3)母婴传播: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或者分娩过程感染新生儿。
拥抱、咳嗽、打喷嚏、共用餐具和水杯、食物、饮水、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4.哪些人是感染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
以下十种人群是感染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需要主动筛查丙肝:
(1)凡是有1993年以前接受输血或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史的人(我国从1993年起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自2015年开始对丙肝抗体阴性的献血员筛查丙肝核酸,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
(2)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3)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人。
(4)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5)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人。
(6)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7)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8)有不洁性交史的人,包括妓女、嫖客、同性恋等。
(9)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丙肝抗体假阴性)。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丙肝抗体假阴性)。
5.如何检测自己是否感染了丙肝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丙肝,可到医院进行丙肝抗体检测(抗-HCV定性检测)。如果筛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应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HCV- RNA定量检测),只有HCV RNA阳性才能判定为丙肝病人。
6.丙肝的预防与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丙肝,切断传播途径尤其是控制血液传播仍是目前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1)避免高危医疗行为: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特别是长期接受血透、牙科治疗的患者。另外,如有需要,请前往正规的美容院、纹绣店、修脚店、牙科诊所等进行整形、打耳洞、美甲、洗牙、拔牙等有创的医学行为。
(2)避免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的性交、男男性行为、多个性伴等。在洁身自好的同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3)预防母婴传播:对于HCV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延迟破膜、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避免羊膜腔穿刺,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4)定期筛查丙肝抗体:丙肝虽无疫苗可防,但有药可治。近年丙型肝炎的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确诊丙肝后,及时就诊,谨遵医嘱,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参考资料:
1.王宇明 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杨长青《内科学-病毒性肝炎》[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1332-1348.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21220-00605.